发展直接融资摆脱县域经济边缘化困局
在近日召开的2019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乔润令表示:“县域经济正逐步边缘化,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GDP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亟待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搭建新的平台,特别应尽快摸索出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创新融资模式。”
严重依赖投资且存结构问题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的中心城市迅速扩大,而中小城市和县域正逐渐萎缩。”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分析其成因,乔润令认为,主要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县域经济正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距离大城市较近、具备区位优势的县正逐步撤县建区;另一方面缺乏先天优势的县正出现人口和经济的双重萎缩。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县域经济正逐步边缘化。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是严重依赖投资拉动。据马承恩介绍,我国目前除港澳台地区外,县级行政区划(不包括市辖区、林区、特区)共有1879个,土地产出率(GDP与土地面积之比)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且从2015年起至今,县域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超过GDP总量。“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这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投资驱动,而非产业自身带动。”
马承恩说。
此外,县域经济发展还普遍存在地方政府负债严重、缺乏创新所需人才和与之匹配的资源要素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乔润令认为,要因地制宜,对全国的县做好必要的分类工作,并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创新。首先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一般而言,在一个产业链中研发和品牌利润最高,而加工生产环节利润较低,下一步要尽量把全产业链留在县里;其次是搭建全新平台,引进创新资源;最后是创新融资模式,让市场发挥作用。“金融服务好比汽油,光踩油门,没有油也是白搭。”
乔润令说。
用直接融资为县域经济“输血”
发展县域经济,产业是基础,资金是血液。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改善县域中小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已于5月15日、6月17日和7月15日分三次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央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约有1000家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享受该优惠政策,将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并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但在县域经济发展上,光有间接融资还不够,直接融资必不可少。”马承恩说。据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直接融资比例较低,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但一方面县域企业存在抵押品有限等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金融部门又面临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经营规范的要求,造成大量资金进入不了县域实体经济。
根据马承恩的分析,县域金融的主要参与者机构包括县级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间接融资手段,通过多方合作,探索推动动产、知识产权、土地经营权、股权、林权、收费权等质押贷款业务;另一方面,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针对县域特点的投融资产品才是一剂良药。
马承恩认为,在鼓励直接融资上,县级政府大有可为。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捋顺民间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县域;其次政府要拿出一部分引导资金,作为“种子资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当地实体产业;最后是政府形成担保体系,间接从银行寻找资金支持,以支持产业发展。
“‘种子资金’方式较受到青睐,即用模式创新赋予传统优势产业新的发展空间。”他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的不断推进,县域经济正不断涌现新动能、新产业和新模式。用新的发展模式赋予传统优势产业新的发展空间,再利用模式上的创新吸引直接融资是比较可行的选项。资金到位后,才会吸引各种要素向县域集中,并最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县域经济100强榜单”,该榜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大于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于20亿元”两大数据入库门槛,建立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显示,百强县贡献了约25%的县域GDP和10%的全国GDP,是县域经济中的一抹亮色,其直接融资经验亦可资借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