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学教育张锐:让教育企业架起产教融合的“桥梁”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靠谁培养人”,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迫切之问。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愈加旺盛:培养高层次人才、传承工匠精神、促进就业创业……对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更高要求,让高等教育也由原来的“职责多”转变为现在的“责任重”。
如何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产业需求,让学生更多走进企业?“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科技产业领域,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所做的产品和服务研究,均立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万学教育董事长张锐认为,产教融合对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教育机构和高校人才培养正迎来“更饱满的状态”。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发布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对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对此,张锐表示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工厂”,是一代代中国教育人对高等教育持续的更高层次探索的结果,“职业能力能够直接创造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通过产教融合对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供给侧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支点之一。”张锐说。
“高等教育的直接变化体现在本质内涵上,原来的高等教育只注重单一技能的培养,现在逐步发展为综合培育学科知识能力、核心通用能力和企业职务能力”。张锐认为,从“黑板教学”到校企合作,从“注重课程”到产教全环节融合,国内教育企业应自觉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
“创新创业教育意义深远,对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有着基因进化式的巨大推动作用。”张锐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进一步表示,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既为社会企业将最前沿的产业发展动向输入高校搭建了渠道,也为实验室中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搭建了交流平台,实现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大数据、智能制造、机器人、互联网+农业等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关注的新兴“热门”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正在产生“破壁效应”。没有高层次平台,方向偏颇、资金短缺、经验缺失等诸多因素都易导致大学生走向“低层次复制型创业”,张锐认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伟大之处在于“创新”——让“学生去课题组、去实验室把科研成果拿出来”,给了社会企业深度参与到高等教育育人全过程的机会。
在201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强调,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机制创新,今后还要广泛汇聚社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促进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新人才不断涌现。
“如果技术没有连通社会需求和资金支持,很多科研成果的价值只能释放一点点。”张锐表示,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教育企业在高校与创业项目之间架起了一座产学融合的“桥梁”。“比如大赛中涌现出的‘互联网+农业’创业项目,既有中国高校创新创业产业投资联盟等深度对接项目团队,也有教育企业协同多行业领先企业的全程指导、融资支持和客户引荐,这一系列产教融合,不仅直接助力盘活相关产业,还让落地到地方的精准扶贫项目更具实效性与持久性。”
“随着高校高层次应用型教育的改革,契合行业前沿的产教融合课程需求必将越来越多。能否助力高校开发此类课程,也成为教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向之一。”张锐说。
“高端科技企业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一直很大。所以,这类人才到底该怎么培育的问题十分关键。”张锐表示,破解这一难题最根本的是要注重实施企业核心职能活动导向的新型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他以万学教育正在大力推进的项目为例介绍,万学教育组织了大量企业与高校专家,针对战略新兴行业进行企业职能知识解析和提炼,既为学生提供先进模式的创业就业教育,也与多所高校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升级符合新时期人才需求的相应教学体系。“通过这些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培育,单一的技术技能人才正向综合素质和复合型人才跃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由弱变强,由跟跑转向在部分领域并跑、领跑的发展历程,“中国方案”“中国质量”“中国速度”在世界教育历史上不断创造奇迹。“产教融合是把大学‘精华知识’在实践基础上‘再升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在“70年70人”谈教育专访中,张锐作为民办教育企业家代表曾深情寄语“民办教育企业要在高校与企业之间产教融合承担起更多的‘桥梁’作用”,未来将愈加肩负着加强高等教育前后端衔接的“担当”角色。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