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奇渊:评估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应看到三个有利条件
徐奇渊:评估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 应看到三个有利条件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夏宾)中国全力抗“疫”,也要出手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主任徐奇渊3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能低估,但也要看到三方面有利条件。
徐奇渊表示,疫情既产生了供给冲击,也带来了需求冲击。其中,疫情对线下服务业更多是需求冲击,但疫情的供给冲击影响更为广泛,如物流阻断、复工时间推迟、外地返工人员隔离等,这些对企业用工、订单交付、库存调整、生产运转等方面产生了更大影响。
“但也应该看到,同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目前有利条件也是明显的。”
徐奇渊指出,首先,现在中国经济体量是2003年的7至8倍,对冲击的吸收能力大大提高。其次,2003年中国的基础设施、通讯网络、科学技术、医疗条件同今天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最后,此次疫情主要发生在春节长假期间,在一年四个季度中,一季度产值占比最低。“因此,如果疫情可以在近期内得到控制,将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他特别强调,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疫情冲击下,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短期内会骤然降温。随着疫情防治情况好转,经济活动会反弹,重回正常运行轨道,在中长期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将逐步消除。
徐奇渊直言: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和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上升地位。但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多结构性变化,当前经济增长与风险防控面临的压力明显高于2003年非典时期。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已经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地方层面,苏州亦发布了《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等。
徐奇渊指出,上述政策重点是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生产企业的金融支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正常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经济稳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疫情主要影响是供给冲击,应对症下药,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的衔接工作。”对于下一步政策调控,徐奇渊给出了具体建议。
首先,稳住资金流。应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收减免、临时性短期融资,为疫情冲击较大行业的困难企业提供周转资金。尤其是对因疫情冲击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要帮助其稳住资金链条、渡过暂时难关。
其次,尽早恢复物流。徐奇渊称,应制定明确标准,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畅通。同时,高度重视物流运输行业的关键作用,在坚持防控疫情标准的情况下,物流运输业应尽早复工、恢复正常运转,且在疫情完全得到控制、物流瓶颈完全打通之前,不宜大规模实施总量刺激。
再次,恢复人流和生产活动。由于疫情尚在发展,有的地区还无法确定具体复工时间,但可根据当地新增病例数、人口流动数量、企业防疫情况等,给出明确可量化的复工条件,给企业恢复生产提供参考预期。
“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还应明确复产后的防护措施,指导企业对员工进行必要防护,并为企业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市场供给。”徐奇渊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