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协同创新指数发布,8年间得分翻番是怎么实现的
科技创新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市三省协同合作指数有何特点?
在6日上午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由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牵头,联合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和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完成的《2020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下称“报告”)发布。
报告从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环境支撑5项一级指标,共计20项二级指标的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统计分析了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发展情况。(以2010年为研究基期,计算得出 2010~2018年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发展情况。)
报告课题组副组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张宓之博士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由一市三省科技智库联合撰写而成,真正结合了长三角地区科技研究的力量。而从报告结果来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快速提升,资源共享指标增幅最大,长三角区域内技术成果正在加速转移。
总体指数得分已翻番
报告显示,协同创新总指数从2011年的100.00分(基期)提高至2019年的204.16分,总体指数得分已经翻番,同比增长11.17%,年均增速达到9.3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快速提升。
从5项一级指标发展变化来看,资源共享指标增幅最大,从2011年的100.00分提高至2019年的219.41分,年均增速达到10.32%,这也说明,长三角区域充分具备开展协同创新的资源基础和共享能力,一市三省具有较高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人才储备。
另外,创新合作指标从2011年的100.00分上升至2019年的217.51分,年均增速达到10.20%;成果共用指标发展后劲充足,2015年成果共用为110.44分,年均增速仅为2.51%,但2019年成果共用为214.83分,相比2015年年均增速达到18.10%,发展潜力较强;产业联动指标2019年为180.18分,相比2011年年均增速7.64%;环境支撑指标稳步增长,从2011年的100.00分上升至2019年的188.90分,年均增速8.27%。
创新人才集聚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硏发人员集聚效应不断加强, 人才分布呈现从“单极”向“多极”演进的趋势。2018年长三角每万人拥有RD人员60.06人年,同比增长4.75%,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31.40人年,体现了长三角地区研发人员较高的集聚度。
从总量发展情况来看,2010~2018年,长三角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10年的73.84万人年增长到了 2018年的135.36万人年, 同比增速5.58%,较上一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随着多极化的人才分布格局基本形成,以点带面的人才流动范式使得长三角二三线城市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增长并不断凸显。
总体来看,长三角研发人员分布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核心城市带动边缘城市整体崛起。另一个是近沪城市的核心吸引力仍然成为未来研发人员集聚的重要地带。近沪城市如苏州、嘉兴、无锡、常州与上海已形成良好人才互动吸引圈层,人才集聚效应显著。
RD投入强度高于全国
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总体RD投入强度为2.81%,同比增长3.60%,高于全国2.14%。与国际创新型国家相比,长三角地区RD投入强度已高于美国平均水平(2.76%),高于欧盟十五国平均水平(2.10%),但仍与日本(3.43%)、韩国(4.23%)、以色列(4.39%)有一定差距。
从一市三省具体情况来看,上海RD投入强度为4.16%,居于领先地位,江苏和浙江分别为2.70%、2.57%;安徽RD投入强度稍低,为2.1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长三角区域RD投入强度整体水平较高,但区域差异仍然存在。
从增长结构来看,长三角一市三省的RD经费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其中,安徽RD经费增速是其GDP增速的2.07倍,后发优势开始凸显。上海紧随其后,达到2.02倍,浙江和江苏分别为1.87倍和1.55倍。表明长三角地方政府都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务。
从长三角全域视角看,上海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能级较高,处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中,以苏南、浙北等集聚在近沪城市群范围内的城市为主。
产业协同发展
一市三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呈现稳步增长趋势,9年间从192297.09亿元增长至252516.27亿元,年均增速3.46%。其中安徽增长最快,从18732亿元增长至33855.89亿元,年均增幅7.68%。
随着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地位不断提升,区域间分工和协作的态势逐步深化,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正在加快推进。
比如,近沪城市群制造业既有相似,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空间配套,如围绕上海汽车制造业,宁波、台州汽摩配产业发展迅速,协同创新、产业联动较为频繁。同时,错位发展格局也在不断深化,杭州打造以电子信息、云计算、大数据为主的数字经济产业,苏州聚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南京依托强大科研实力致力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制造业的互补和协同程度不断深化,有利于形成长期发展竞争力。
而在高新技术赋能产业方面,统计数据显示,9年间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利润从1559.2亿元增长至3160.7亿元,占全国高技术产业利润的3/10,增长幅度超过1倍。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