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高级别证据肺癌围术期专家共识在上海发布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13日报道:肺癌是对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万例,死亡病例约73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作为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而其中约30%的NSCLC患者初诊可手术切除,处于疾病的早、中期。
日前,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肺癌围术期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上,国内首个基于高级别III期临床研究证据的《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旨在为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人群选择、方案制定、病理评估及患者全程管理等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供全新治疗范式和规范化指导,从而帮助肺癌患者提升生存获益。
“围术期”指的是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与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含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过去,化疗是围术期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但对于患者5年生存率的改善效果尚不显著。探索更有效的围术期抗肿瘤治疗药物,提升早中期NSCLC患者的预后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方案在NSCLC围术期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多项III期临床研究相继取得积极结果,围术期的免疫治疗已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获益。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表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通过手术帮助早中期NSCLC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是我们和患者的共同目标。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让II-III期NSCLC的诊疗已由单一手术,转变为手术联合围术期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如何指导广大临床医师规范化应用,需要积极寻求创新解决方案。此次《共识》的发布主要基于近期八项高级别III期临床研究证据,针对围术期免疫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系统性提供规范化应用指导,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患者更加充分地从创新治疗手段中获益。”?
据王长利教授介绍,此次发布的《共识》由近30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胸外科、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共识专家组,共形成17点共识意见。以此《共识》为指导,广大临床医生将能够更好地为早中期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制定更加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共识》正式发布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巡讲会”系列活动,通过解读《共识》意见,更广泛地指导临床一线的应用和实践,助力我国NSCLC诊疗进一步迈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