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亿元险资一季度投资业绩出炉!
近30万亿元保险资金一季度投资业绩出炉。
综合收益率远高于财务收益率
从投资业绩结果看,一季度,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与综合投资收益率呈现分化。财务收益率继续保持在3%以下的低位水平,而综合收益率则表现“亮眼”。
一季度,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年化水平为2.24%,与去年全年的2.23%接近。财务投资收益率已连续三个季度在3%以下。
综合投资收益率方面,自2021年以来,保险资金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已连续三年低于5%。
今年一季度,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出较高的向上“波动”,达到7.36%,创下2016年以来最高,也是2016年以来首次超过7%。
从细分行业看,财产险、人身险公司的一季度年化财务收益率分别为2.80%、2.12%,年化综合收益率分别为4.84%、7.48%。
据悉,这两个投资收益率指标的差异在于,财务口径下的投资收益仅代表影响利润的那部分投资收益;而综合口径下的投资收益既包括计入利润的投资收益,也包括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收益,即,包括了未体现到利润中的投资收益账面浮盈。
“债牛+债券重分类”提高综合收益
据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解,一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少未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保险公司,去年已将长期债券资产从“持有至到期”重新分类到“可供出售”,这使得重新分类的债券市值变化体现到其他综合投资收益中。如果未卖出,可供出售债券的市值变动仅影响净资产,不影响净利润;如果卖出,则其市值变动的损失或利得,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去年以来,债券特别是长期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债券牛市带动险资持有的债券资产市值增加,推动了综合投资收益上行。今年一季度,长债收益率仍有一定下行,使得综合投资收益继续增长。
大型寿险公司中的泰康人寿有一定代表性。该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为1.19万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分别为4307亿元、3221亿元。到2023年12月31日,其总资产增长至1.47万亿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大增至9979亿元,持有至到期资产则为0。利润表显示,2023年,泰康人寿的其他综合收益大幅增加。
多位保险精算、投资领域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介绍了保险公司对债券重分类的考虑。
首先,这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相关规定,如“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同时,利率下行期,上述重分类具有合理性。一位寿险公司资管部负责人表示,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以摊余成本法计量,债券资产不随利率变动按市价计量,因此,在利率下行情景下,持有至到期债券资产并没有随债券真实的价值体现在报表中。
“重分类之后,资产端利率敏感型资产敞口变大,利率变动会使投资收益波动变大。但从公司资产负债两端一起看,重分类后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层面利率风险对冲效率会有所提升,因此有一定合理性。”
此外,可供出售股票资产方面或也有一定助益。据Wind数据,一季度,A股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互现。其中,上证指数收涨2.23%,沪深300指数涨幅3.10%,创业板和科创50分别下跌3.87%、10.48%。总体来看,一季度大盘蓝筹股明显强于中小盘股。
配债比例再创新高
周期趋势也体现到了保险公司的大类资产配置上。一季度,保险资金延续了增配债券、减少另类资产的趋势。
近年来,在经济转型升级、利率下行的环境下,保险资金配置债券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险资债券配置首次突破10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险资投资债券余额为12.57万亿元,债券居于险资投向的各投资品种之首,占比达到45.41%,投资余额和占比均为2013年有数据公布以来的新高。
今年一季度,从体量较大的人身险公司看,26.87万亿元保险资金中,配置债券金额达到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达21%;债券配比达到46.82%,再创近年新高。同时,银行存款2.5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1%,银行存款占比达9.52%。
此外,人身险公司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合计投资金额约3.3万亿元,分别占比6.78%、5.48%,合计占比12.26%。长期股权投资2.24万亿元,同比下滑3.33%,环比减少逾600亿元;在人身险资金中的占比降至8.35%,较去年四季度末再降低0.8个百分点。
财险公司和人身险的大类资产配置有一定不同,但整体都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投向债券和存款的合计比例都超过55%。
校对:王锦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