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研培让非遗从传统走向新生
伴着虫鸣鸟鸣的音乐,踩着溪水和流水的鼓点行进,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模特们沿着乡间小路,风霜古桥,千年村落,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研究培训成果发布会。
发布会上展示的模特都是来自贵州省深山的绣娘他们刚刚完成东华大学第九届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研讨会除了学习创新设计,他们还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接受了品牌建设,短视频,直播等方面的专业指导最后,他们以一系列技艺精湛,匠心独具的设计作品和创意产品作为自己的成果和答案
感谢东华大学,让我不再只是一个绣娘,还是一名苗族设计师经过三个月的学习,来自贵州省台江县的苗族刺绣非遗传承人雷山苗族地区的苗族刺绣采用锁绣工艺简化线稿,提取并放大人戏狮吉祥图案,并选用具有地方象征的四色绣花线进行图案配色,通过创新设计让传统走进生活
东华大学作为中国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首批定点研修高校,自2016年9月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九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受疫情影响,第九届研讨会首次在网上开始学校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重新设计了研讨课,制定了培训计划研讨会教师包括由15名专家组成的指导小组,同时学生与东华大学设计专业的学生结对,设立非遗热线
这个研讨班的20个学员,百分之七十是贵州人这些非遗学生大多是民族服饰和刺绣技艺的实践者他们的年龄从23岁到49岁不等,受教育程度也各不相同非遗教研中心教学指导张顺爱老师介绍,线上教学不仅为课程增加了更前沿,更全面的内容,还设置了4名研修助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全程跟踪,随时提供指导服务
从课堂教学到动手实践,从静态展示到动态表演,从学术研讨到公益讲座,非遗传承人+设计专业中外学生的学习模式,实现了多方位,多角度推进遗产保护与研究,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传统刺绣创意设计是通过专业提取非遗核心元素,将精湛的非遗刺绣技艺,加上年轻学生的时尚设计,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东华大学学生张锡铭和非遗传承人菲菲合作设计了蓝竹女竹子的刚毅典雅,玉兰花的飘逸纯净,是充满生命力的物化符号,增强了服装的整体立体感
创新让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工艺脱胎换骨最近几年来,东华大学帮助学生用时尚语言讲述传统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培训成果多次登上国际时尚舞台,并进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培训优秀成果展,展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贵州六盘水非遗传人魏厚珍两次去东华大学参加非遗研讨会通过学习和交流,魏后珍在产品的色彩,搭配,创新上收获颇丰回到家里,魏后珍走进学校,免费教授布依族传统手工艺,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她还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当地农民合作社的绣娘们,提高了大家的技术和观念,也带动了身边900多人增收2019年,她带着四套民族服饰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把传统民族技艺从大山里带到了世界
东华大学学生张锡铭和非遗传承人菲菲写下了朱兰残。学校供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