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四重维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培养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社会思想价值观日益活跃,主流非主流并存,社会思潮激荡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切实承担起站在时代前沿,通古今变,发出思想声音的重要历史使命
第一,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优良传统中,立基创新
加快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基础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第一,继承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好方法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老一辈专家学者形成了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包括组建师徒学科建设团队,举办全国性研讨会,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始终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之所以能够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就在于始终与时俱进,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合国家之所需,真正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解决时代命题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第三,继承勇敢面对现实问题的哲学责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中国实践在理论层面的集中反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基于此,学科体系建设也必须植根于中国的生动实践,直面中国问题,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观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建设
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
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来说,教材体系直接关系到教什么的问题,对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加强教材体系的系统规划加快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建设,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教材内容体系的难易程度和连续性,做到梯度分明,循序渐进,逐步形成以重点教材为核心,其他各类教材为辅助支撑的教材体系
第二,精心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充分发挥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协调全局的作用,组织遴选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教材编写中紧密结合学科知识规律,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师教学规律,有效处理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教材生动性,可读性的关系,努力创作出启迪智慧,增长智慧的优秀教材
第三,构建德才兼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队伍体系
国家的富强靠人民,人才伟大,国富民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效果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科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影响着该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思想引导作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人才队伍,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思想发展,认真学习,理解,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学科建设中,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二是大力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既要大力培养国家人才队伍,又要根据自身学科发展,以学科专项课题,基地平台建设,专题培训等各类项目为抓手,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设置,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培养学科不同层次的人才
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梯队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推动形成老少结合,层次合理,专业交叉融合的学科队伍梯队,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性运行局面,为学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第四,建构培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育人模式。
新时代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起培根独特的本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本学科的教育使命
首先,建立目标明确的学科教育模式根据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的需求,既要培养专业素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一般素养,如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语,掌握一些常用的现代技术分析方法,实现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紧密结合
第二,建立标准化的教育程序学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匹配规范的程序,保证教育各个环节的顺畅衔接和运行在设置教育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育的不同阶段,合理地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结合教育目标进一步细化不同阶段的任务和要求,保证教育计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三,设计科学的育人评价标准学科教育的评价标准需要从教育的全过程出发,分层次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突出重点,多样化,确立不同指标的权重,引导受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锤炼批判性思维,夯实理论基石,自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长为新时代能够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优秀哲学人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