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学生“搭天线”“接地气”
给农学生“搭天线”“接地气”
“我已经决定毕业后就留在铜梁种苗厂工作,更好地为当地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作贡献。”近日,正在准备毕业事宜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级研究生吴吉作出了自己的就业决定。作为常驻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他在田野中找到了未来奋斗的方向。
研究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西南大学自2012年成立第一个科技小院——江津科技小院以来,十年间科技小院数量达41个,形成了科技小院网络。在科技小院培育模式指导下,西南大学在解决西南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培育急需人才。
创新模式 培育农学“全才”
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院士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探索创立的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张福锁的学生,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张跃强成为入驻科技小院的首批研究生。
“2008年,我作为博士研究生入驻曲周试验站,经历了科技小院在当地落地、生根、发芽、成长、开花和结果。”张跃强说,2012年入职西南大学后,自己又从见证人变成了亲历者,参与组建了首个科技小院。
张跃强说,小院建设和运行初期是一个“自找苦吃”的工作,其中最大的“苦”之一是知识不够用。入驻科技小院的师生大多深耕某一专业领域,专业性强。但农作物实际生产中面临的重重问题,单靠某个书本知识是无法解决的。
“到了小院之后,发现真正面临生产一线的许多问题,是我们在学校感受不到的。”西南大学2020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刘栩辰说,农户知道他们是高校来的研究生,就认为他们是“万能”的,植保、栽培、农机,甚至儿女教育问题都会来问他们。这是对他们的信任,也是对他们的考验。于是他们纷纷学习补充新知识。刘栩辰笑着说:“经过一年或一个作物季,我们不仅能补足专业能力,还能提升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独当一面的‘专家’。”
张跃强说,研究生常驻科技小院,在让农学生最大程度接近一线的同时,也存在远程指导难、指导不及时等问题。对此,他们摸索形成“四人导师组”模式,即以学籍导师为主、团队老师+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模式,确保学生“事前能商量、事中有依靠、事后能复盘”。
通过在铜梁蔬菜科技小院学习经验,刘栩辰、吴吉成立“长江经济带蔬菜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铜梁模式”项目,获得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两人还获得了西南大学“五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
扎根基层 解决农业难题
“拿起手机拍照,就能知道柠檬的虫害类型和处理方式。”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尚峰说,这是他们潼南柠檬科技小院师生研发出快速精准监测选药试剂盒“螨抑”产品,并上线了识别类App。通过简单操作,农户就能快速锁定虫害类型和应对方法。
重庆市潼南区是中国柠檬之都,入驻潼南柠檬科技小院的师生依托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柠檬工程技术中心等22个科研基地和平台,解决了当地柠檬病虫害威胁。目前该小院实现示范田减药27.8%、增产5%的显著效果。
江津高粱、北碚蚕桑、湄潭茶叶……这些科技小院发挥自己所长,有效助力西南地区山地农业发展。
“原来的农业技术创新推广模式都是自上而下,通过科技小院则可实现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何光华教授介绍,他们的梁平水稻科技小院解决了外地品种不适宜的问题,选育了本地的品种,建成了1000余亩优质大米基地。
“科技小院是一个辐射中心。”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席万鹏担任北碚蜜桃科技小院指导教师,他表示科技小院整合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优势资源,使越来越多的师生、科研组织和机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技术研究推广工作。
长期以来西南大学以师范教育和农科教育为特色优势,积淀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经验成效。自国家支持建设科技小院以来,该校以此为契机,立足西南地区山地农业特征,整合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和产学研一体化优势资源,致力于科技小院建设。
越来越多的指导教师和青年学子深入乡村田间,扎根农业生产、科技助农一线开展科研创新和科普服务工作,奉献青春、释放热能,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成就自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