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人才专家呼吁高校学科竞赛“升温”
培养创新人才,专家呼吁高校学科竞赛“升温”
本报记者 张盖伦
第二看台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2014—2018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此轮排行榜中,浙江大学在本科院校中位列第一。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面向高校人才培养的排行榜。
排行榜设计者、浙江大学教授陆国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前大学排行多侧重科研指标,较少反映育人成效指标,而大学生竞赛结果是一种公开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希腊有学者说过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学科竞赛就是点燃火把的‘火种’。”陆国栋认为,落实基础教育阶段减负,高等教育阶段增负,学科竞赛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在“打遍天下”中成为高手
自2017年1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第一轮“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以来,这个排行榜已发布三轮。
在第一轮和第二轮中,排名第一的都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排行榜公布之前,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主任陈江平并不知道他们取得了这样的成绩。鼓励学生参赛,并不是在意成绩,而是想让大家知道哪里没学好。“古人学武,分‘守破离’三重境界。”陈江平打了个比方,课堂教育以“守”为主,只是入门;竞赛则是“破”,学生在“打遍天下”的过程中不断琢磨、提升自己,才能成为高手。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向文钊去年就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竞赛。虽然最终作品拿了一等奖,但他也感慨过程“异常曲折”。从系统理论设计到项目最终落地,他们遇到了一系列平时没有想到的细节问题。在比赛中,他也看到了其他团队的创意和解决方案,了解了业界当前的最新发展状况。“确实让我们受益颇多。”
竞赛,不仅能检验学习成果,也能磨练学生品格。“孩子们在大学之前大都一帆风顺,人太顺了其实掩盖了很多缺点。去参加比赛,输了之后,连很多男生都哭得很惨。”陈江平说,“这是好事。你们输了,说明大家都在努力。”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光新说,浙大也同样重视学科竞赛。在他看来,学科竞赛应该是系统性开展学生能力培养最为重要的一种模式。一项好的竞赛,既体现过程,也强调结果;既有点上或者说局部的、个人的创新,也有面上或者说系统的、团队的综合;既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对实践的指导,也能通过实践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化甚至升华。
让竞赛培养出更多人才
不过,在公众谈论竞赛时,其实更多时候,谈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
基础教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系主任王健是“中小学竞赛降温”的坚定支持者。他表示,基础教育阶段固然也需要培育创新素养,但它在人的成长中本质上是“储值阶段”,不应急着通过各种竞赛来把能力“变现”。“过早地把青少年儿童推入这些竞赛之中,反而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王健认为,与中小学过热的各种学习类竞赛相比,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学科竞赛似乎太“波澜不惊”了。他指出,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大量的“水课”,学习的挑战性、学术训练的系统性都有问题,也需要通过建立一种科学的、良性的竞赛排名机制,让高校亮亮家底,比一比在人才培养上的真实力。“培养卓越人才需要土壤和氛围。它不仅要自由宽松的文化,也要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王健强调。
不过,在“升温”的过程中,高校学科竞赛同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苗头。陆国栋指出,部分竞赛的表演化趋势渐长,商业意味渐浓,教育功能渐微;部分竞赛片面追求量大面广,内涵乏力;个别竞赛管理不规范等……由于缺乏统一的全国性协调组织,各个竞赛组织单位各管各的竞赛数据,全国高校竞赛质量数据分散、凌乱也复杂。“高校、社会和政府对于到底什么样的竞赛是高质量的竞赛也缺乏确切的判断依据。高校竞赛治理正处在十字路口。”
而在高校众多运行的系统中,学科竞赛的地位和竞赛组织的长效机制并未普及或完全建立。陆国栋坦言,学科竞赛也往往让位于某种“学术GDP”的追求。制作排行榜,他们也是希望,在这种倒逼机制下,让学科竞赛作为高质量人才有效培养途径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明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