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声传媒网 -> 新闻

防治荒漠化成绩还不足以自豪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0日 12:19   来源:东方网   关键词:   阅读量:15744   
导读:防治荒漠化成绩还不足以自豪马爱平科技观察家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人类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共同努力,地球的绿色面积有所增加。今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公布了一份成绩单:在过去20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工植绿对地球的贡...

防治荒漠化成绩还不足以自豪

马爱平

科技观察家

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人类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共同努力,地球的绿色面积有所增加。今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公布了一份成绩单:在过去20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工植绿对地球的贡献最大,其中中国贡献了1/4。

放眼全球,这个成绩还不足以让人类自豪。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3600万平方公里,并且在持续扩张。联合国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荒漠化土地每年新增5万至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分钟有10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变为荒漠。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发起《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共同推动人类改善生存环境,拯救我们的地球家园。《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缔约国中,发展中国家占据大多数。中国作为大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的责任担当和实际行动日益受到世界瞩目和国际社会的认可。目前,中国已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为全球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成绩单的背后,中国的荒漠化问题依然严重。全国沙化土地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其中,90%以上的荒漠集中在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阻力。在防沙治沙的艰难实践中,中国的民间人士和公益组织都做出了很多努力,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但荒漠治理周期长、见效慢,个人及公益组织的单打独斗难以实现规模化、系统化治理,无法形成有效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资源浪费、劳民伤财,甚至导致仅有的治理成果再次退化。

可喜的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国家生态利好政策频出。在政策暖风吹拂下,一大批社会资本和有责任感的民营生态环保企业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

治理荒漠有丰富的产业价值,但其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性决定了荒漠治理必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更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做出有力的支撑。应当研究推出适合荒漠化治理的长周期、低成本政策性贷款产品;加快建立绿色信贷补贴制度,支持荒漠化治理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推动生态公共服务设施的产权担保、抵质押贷款,放水养鱼,培育、壮大一批生态修复、节能环保领域的专业企业。

荒漠化防治不分国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与此同时,各国荒漠化问题根源不同,需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如不加速推动机制的建立、平台的加强,荒漠化防治将陷入难以推动的窘境,已经取得的有限成果也面临着再次退化的巨大风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