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声传媒网 -> 新闻

业界顶尖专家畅想未来智能互联的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31日 14:03   来源:东方网   关键词:专家,互联   阅读量:7335   
导读:人工智能(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在超级计算传感网络、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一些新的特征,...

人工智能(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在超级计算传感网络、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一些新的特征,智能连接世界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昨天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论坛——科学前沿现场,来自海内外的十多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内的顶尖专家,分享了AI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观点,以及未来AI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实践。

图灵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拉吉·瑞迪——

让更多人被智能支持系统赋能

计算机有着无限算力、记忆能力,且没有人类大脑的生理结构限制,因此,接下来的20至50年内,很多事情会成为可能——拉吉·瑞迪这样描绘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

以有智能的支持系统为例,最现实的就是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如果能够发明一种包容性的AI语言翻译器,让更多人被赋能,那么所带来的经济活力也将是原来的数倍。

他说,AI会产生一种新的服务,会带来新知识的发布者,还能创造出人类通用的全球知识库。人类不需要通过犯错就能学会更多,借助AI,更多知识归结系统将被创造出来。

他也为上海发展AI提出建议,要打造一个全互联的上海,通过5G应用,每个人都应该是互联互通的;要了解AI,进行全民“AI扫盲”,制定相应的AI培训计划;推动、扩大电子商务,使那些之前没法从中获益的人们获益。

瑞士人工智能实验室科研主任于尔根·施密德胡伯——

努力让AI模拟人脑自我意识

32年前,于尔根·施密德胡伯在自己的硕士论文封面上画了这样一幅画:机器人自己把自己从水池里拉出来。当时,他对AI发展有着雄心壮志,想解决AI的宏大问题,不仅可以自己学习,还能改进自己学习的算法。“当时想着,如果能发明一种东西可以自主学习,比我们更聪明,能解决所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我就可以退休了”。

如今,他依旧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研究领域更聚焦于:AI能拥有长短期记忆的网络,能模拟人脑自我意识的功能。

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他这样描绘未来场景:AI会生成新的AI,这和原来的不一样,未来这些更好的AI才能存活下来,成为真正智能的AI。他说,未来AI会不断再扩展,可以像无线电一样传播,AI不仅将是一种新的工业革命,而且几乎和35亿年前生命出现一样带来巨大影响。

未来,将有一个学习型机器人,像教小孩一样教其他机器人,怎么做衣服、怎么装配手机等,这将会完全改变现在的产业。同时,未来AI将无处不在,成本低廉,不会只被几家大公司所控制,而是像手机一样人手一个。普通人拥有AI设备,他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好更舒适。

英国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迈克尔·沃德里奇——

人机互动变得越来越人性化

多智能体,这将是未来AI发展的重要部分。它可能不像“深度学习”这个当下热词那么吸引人,但将贯穿整个计算机时代——迈克尔·沃德里奇开门见山地说,未来,我们和计算机互动的方式可能会更加趋向于人类互相沟通的方式。

随着技术进步和发展,人类与计算机的互动如今已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了,这样的沟通和互动也正不断向前推进,让计算机有更大潜力来完成更多任务,这将是AI发展的未来,也是其背后算法及科学的未来。

当下,AI关注的问题包括规划问题、解决问题、深度学习、感知泛在等,而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另外一类技能,即人类日常的交往技能,如社交、合作协调和谈判等。未来,要实现机器对机器的互动,就要让机器拥有这些技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