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女士车厢”挤满大老爷们引发热议
"女士车厢"挤满大老爷们?"优先"并非单纯性别优待
这两天,关于地铁让座的话题又火了。有城市为方便乘客在高峰时段乘车,率先设立女士优先地铁车厢,但由于缺乏约束,车厢内还是挤满了男乘客。还有网友晒出照片:一位孕妇站在特殊车厢中间,不少身强力壮的男性坐在座位上,或是低头看手机,或是装作看不见,画面非常讽刺。
“女士优先”和“挤满男乘客”,两相对比,瞬间引发热议。有人认为,既然“女士优先”男性就不该乘坐;有人认为“优先”不等于“专用”,高峰时段谁能顾得上这么多?
从本质上说,大家讨论的无非是两个问题:“优先”车厢给谁坐?高峰时段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各个城市地铁设立优先车厢,初衷都在于便利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有需要的人士。从这个角度来看,“优先”车厢不等于单纯的性别优待,而是对特殊群体的照顾;“女士优先”也并非排斥男性,而是引导更多人换位思考,必要时伸出援手。
出行高峰期要礼让弱者,这是约定俗成的社会共识。许多城市常住人口多、通勤时间长,难免有车厢拥挤、排队上车的情况,特殊人群不可能总是错峰出行。当弱势群体遇上特殊时刻,“优待”才更应该得到体现。更何况,无论是“优先”车厢还是“爱心”座位,其设置数量都不会影响正常乘坐。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有需要的人留个车厢、让个座位,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与时段无关,与性别无关。然而,所谓“有需要的人”并非硬性标准。近两年,关于公共交通让座的新闻屡见报端。“年轻人因疲惫不让座被打”的新闻让人气愤;“老人挂牌子拒绝让座”“小学生12分钟让座4次”的新闻令人暖心,凡此种种都在提醒我们,现实复杂多样,不能仅凭一刻的表面现象就进行道德绑架。
让座事小,意义深远。我们讨论让座,也是在探讨文明细节、生活方式;我们赞扬让座,也是在传播善意、鼓励崇德。不要动辄指责别人,同时善于从己做起,现实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