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声传媒网 -> 新闻

“邻居借粮票结婚,我妈考虑了好久”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5日 11:01   来源:东方网   关键词:邻居,结婚   阅读量:19893   
导读:“邻居借粮票结婚,我妈考虑了好久”昔日手中票,成了“传家宝”如今手机支付购物送上门粮票开栏语一沓泛黄的旧粮票,两枚带锈的荣誉奖章,三件落满尘土的老家电……每个人家里,或许都留存着一些老物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或许不再具备实用价值,更多的时...

“邻居借粮票结婚,我妈考虑了好久”

昔日手中票,成了“传家宝”

如今手机支付购物送上门

粮票

开栏语

一沓泛黄的旧粮票,两枚带锈的荣誉奖章,三件落满尘土的老家电……

每个人家里,或许都留存着一些老物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或许不再具备实用价值,更多的时候,只是一道标签,一种念想。

但时光倒回几十年,它可能是家里弥足珍贵的宝贝。

物以稀为贵。那些宝贝,过去是宝贝,现在又何尝不是?几十年前,稀缺的是物资,几十年后,珍贵的是情怀。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三湘都市报记者从众多受访者那里搜寻了一批“我家当年的宝贝”,通过他们和它们,回眸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9月4日,长沙市湘江中路一户普通市民家里,当记者到访时,61岁的女主人邓阿姨正悠闲地靠在沙发上刷手机。

她放下手机打招呼,并没有锁屏,购物App上的缩略图是各种健身装备。

“长胖了,要减肥了,没事就看看运动装备。”邓阿姨笑着告诉记者,前几年她学会了手机购物,买了零食就跟女儿一起分享,“这身肉都是让手机购物给‘害’的。”

“现在可不像原来。我们年轻的时候,购物要凭票,一个月才舍得吃一回苹果。以前的苦日子,细伢子根本想象不到。”邓阿姨说她自己也没想到,曾经挖红薯制成红薯片当零食的她,如今也加入了减肥大军。早就知道这次采访的主题是粮票,邓阿姨的这段开场白,主题鲜明,过渡圆润,我们给满分。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何贻花 钟丛宇

故事

当年,结婚办酒都要粮票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从物资贫乏的计划经济年代跨越到富足而便捷的移动购物时代,“粮票”这个话题既不久远,更不陌生。收藏粮票的习惯,也是不少过来人都有的一种生活情怀。

邓阿姨家收藏的粮票并不多,但似乎每一张,她都能讲出一段故事来。

邓阿姨的娘家住在长沙市寿星街一元里。她还记得那一年是1975年前后,有一天傍晚,邻居胡大姐在家门口敲门。邓阿姨的妈妈开的门,她跟在妈妈身后。当时,胡大姐神情中带着喜悦,话语里却透着为难。原来,她要结婚了,要摆酒,但手上缺粮票。“那时候要办酒席,粮票是个大问题,无米下锅,怎么请客吃饭?”邓阿姨说。听胡大姐说,东拼西凑家里才拿出50斤粮票,婚期在即,不得已只好挨家挨户找邻居再借。“胡大姐来我家敲门的时候,妈妈站在门口考虑了大约5分钟,才从贴身的钱袋子里拿了10斤粮票借给她。”邓阿姨回忆说。

回忆

红薯粑粑是“高端零食”

全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始于1953年,当时邓阿姨还没出生。

“那时候生活必需品得凭票购买。我是1958年生的,到我上小学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初,按照口粮定量标准,家里男性每个月可以分27斤粮票,女性可以分22斤。”

“吃饭要粮票、买油要油票,鱼、木耳、白糖都是高级货,过年的时候才能领。”邓阿姨介绍,置办年货时,父母、兄弟姐妹分别拿着粮票、油票、副食品票和现金,去潮宗街粮店排队买牛肉、蛋,“粮店在购粮证上盖个章,一个人买了几斤米,记得清清楚楚嘞。”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红薯粑粑是不需要粮票就可以买到的高端零食,有首童谣这样唱道:“红薯粑粑真好呷,不要粮票,五分钱一杂。”邓阿姨说,五分钱一个的红薯粑粑并非人人都消费得起,“哪个屋里炸红薯粑粑,隔壁邻舍的细伢子都会围过来。”

“中山路百货大楼附近有一家九如斋,每次路过都会趴在橱窗前看半天,望着桃酥、白焦切吞口水。”邓阿姨的小时候趣事大多与食物有关,在她的记忆里,上海牌泡泡糖、大白兔奶糖、金丝猴巧克力都是一年难得吃一次的稀罕物。

变迁

昔日手中票成了“传家宝”

扯开绑着细红绳的塑料袋,露出砖红色的棉布袋,邓阿姨仔细取出车票大小的粮票,其中1992年版的票面有0.5公斤、2.5公斤、5公斤不等,大多保持着八成新。“你看咯,这张1978年湖南省购粮券的背面还写了‘本券购粮时不配给食油’。”邓阿姨举起一张有些泛黄的粮票说。

“现在出门,说走就走;换作以前,不可想象。”邓阿姨感慨地说,以前到外省出差、探亲,必须拿着申请报告将湖南省粮票换成全国通用粮票;如果迁出到外地工作,除了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粮食关系转移,“没有足够的粮票,就只能买贵得离谱的议价商品。”

随着粮油定量额度逐渐放宽,粮票可以换鸡蛋、手表,邓阿姨的妈妈过惯了苦日子,小心地将结余粮票收在嫁妆箱里,直到去世前,这些宝贝被转交到邓阿姨手中,“这不仅仅是粮票,更是儿时刻骨铭心的前尘往事,几次搬家都没舍得丢掉。”

“从以前用票据来购物,到现在不用任何实物凭证在手机上也能支付,这种改变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邓阿姨熟练地操作着手机中的购物软件,“你看,现在外卖软件还可以买菜,一个小时以内送上门。”

宝贝名称:粮票

使用年代:1953年-1993年

使用背景:1953年长沙首次发行粮票餐券,券面额为一餐券、一天券、五天券三种;1954年9月,粮票餐券改为长沙市购粮转移证;1955年6月,长沙市购粮转移证改为长沙市粮食转移证。

1956年6月,长沙开始发行通用粮票。随后的20年先后发行了长沙居民购粮券、长沙市购粮专用票、长沙市粮票。

1978年11月,长沙改用湖南省购粮券。

1978年,湖南省发行的一套4枚粮票中,壹市斤的票面为第一师范,叁市斤的票面为爱晚亭,伍市斤的票面为火车站,拾市斤的票面为湘江大桥,这4枚粮票首创全国粮票竖式排版法,代表了湖南省发行粮票最高设计和印刷水平。

1993年,长沙开始逐步停止使用粮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

分享到微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