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成功握手
新年大礼!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成功握手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12月30日晚23点31分至23:39分,在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的楼顶,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发出了一道红色的光,寻找到天空中过境的一点绿光,最终,红、绿光“握手”,实现星地对接。
该“绿光”即2016年升空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如今,“墨子号”过境,与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对接的短短几分钟内,已经完成了海量的信息加密传输。
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首次对接,时间持续了约8分钟。此举可谓新年大礼!
据悉,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自2019年开始启动小型化量子通信卫星地面站系统项目,12月24日完成了地面站部署,并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接测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小型化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在济南建设完成。
位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楼顶的这座地面站,大约只有一个油漆桶大小,重量仅80多公斤,加上28厘米望远镜的设备,便构成了一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它由中国科大、科大国盾、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承担建设,是我国首个小型化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
星地对接时,“墨子号”的绿色光束由星到地,地面站的红色光束由地到天。完成对接后,“墨子号”可以分发秘钥,济南这里的地面站接收后可以进行秘钥试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强介绍,这座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是量子技术产品化的一个突破。
“墨子号”当时发射时用的地面站重达十几吨。经过上千次的实验,研发人员成功将地面站小型化,不但制造成本大幅压缩,还可以装载在车上随时随地使用;将来,可以在产业化方面广泛地推广。
当前,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已成功接入“京沪干线”,成为我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济南地面站,将开展量子密钥分发等相关技术研究,并对接济南城域网络,进一步服务政务、金融、教育等领域需求,打造“量子+”应用示范新工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