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医典独家对话钟南山:这11个问题是打好“抗疫”持久战的关键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5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97万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愈加严峻。新冠肺炎疫情究竟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什么样子?如何看待传统医学在新冠防控中的作用?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是否会有肺部后遗症?针对新冠疫情热门问题,4月14日,腾讯医典联合南山呼吸,独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一一解答。
中国本土疫情相对稳定,但是输入性病例带来的潜在性风险仍然存在,复工复产和复学会使得国内的疫情再次出现爆发吗?
钟南山:经过前一阶段将近三个多月的积极防控,中国新产生的病例和传播已经降到最低了。现在的问题在国外,国内外时向是不一样的。但凡有交流的话,就有可能对本土进行传染。这个风险永远存在,是不可能避免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复工、复产、复学。这说明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房间里面会有很多人群聚集,这个当然是很值得警惕的。我相信在本地已经很少了,再加上自我防护各方面,产生比较大的互相传染的机会不大。总的来说,我们可能会面临外来输入传染的风险,但是风险不等于现实。要是我们能够做好原来的那一套,积极防控,保持距离、平时不参加集会,应该不会有比较大的疫情。
治愈后的新冠病人是否会有严重后遗症,比如肺部纤维化?
钟南山:我不认为新冠肺炎恢复的大多数病人,会有明显的肺部后遗症。和非典比起来,新冠肺炎患者的肺纤维化程度比较轻,特别是康复过程中,纤维化改善恢复得比较快。但根据一部分病人检查结果,总体来说肺功能有些下降,特别是弥散功能,就是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效率,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恢复。当然到现在为止,时间还比较短,以后还要复查。
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在本次疫情中也研发出来很多处方、成药、治疗方案。在您看来,传统医学在新冠防控中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钟南山:新冠肺炎主要症状是温热、湿热,比如说咳嗽、发烧、无力等等这些。中医药往往对这些症候的治疗一般是有效的。我们也对连花清瘟胶囊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它对抗新冠病毒虽然作用弱一些,但是对于由病毒引起的组织细胞损伤,就是炎症的损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另外它对于减轻发烧、呼吸道咳嗽、加快恢复都是有效的。但对病毒的转阴率,和对照组相比,虽然有缩短的倾向,还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水平。所以,我们觉得对轻症和普通的患者,连花清瘟胶囊是有效的。
对于重症肺炎,我们有用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叫血必净。对于新冠肺炎是不是有效呢?也是有一些循证医学的证据,我们现在正在总结,初步看起来也是有效的,除了症状的评分改善以外,病死率也减少了。我觉得中医跟西医治疗是不是有效,不能凭印象,一定要根据现代医学、循证医学的方法证实,有效就要推广。
多次核酸检测阴性之后,复阳的病例是否普遍?复阳之后的病人是否仍有传染性,应如何应对?
钟南山:在临床治愈的病人里头有一小部分存在复阳的情况。从现在我们所有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些病人我们还要做一些检测。比如说检测血清里头的抗体,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IgG的话,即使核酸检测查出来是阳性,本人也不会感染。就像你得了一次流感以后,你会相当长的时间不再得流感,因为产生了抗体,有抵抗力。
另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说在患者的粪便里头,又或者上呼吸道又检测出阳性。那么,这种情况绝大多数病人来说应该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有人对样本拿去培养,结果发现培养不出病毒,那就说明这个病毒已经不存在感染了。所以我不是太顾虑这个问题,但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不够,还需要持续再观察,观察患者本人以及周围的人。
新冠病毒会长期与人类共存吗?我们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钟南山: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现在的变异已经非常适合在人体生存和传播,传播力很高,比SARS、MERS、流感都高。有时候病毒的演变,我们没有办法来操作,但是它有这么一个过程。将来它会不会变成一个像流感一样,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目前看起来不行,因为现在病死率还是很高。
所以,这个问题还不好预测,我估计不会那么快消失。像现在这个新冠肺炎病毒,它的演变一方面要看它的自然演变,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对它的防治情况。现在说它会变成流感为时太早,估计还不会。但是是不是说这一次到了夏天,一般呼吸道的疾病到了夏天就会减少,到秋天会不会再来,没办法断定。会不会到明年又再来,也没有办法断定。
我想对于目前对于冠状病毒,恐怕还是要靠疫苗,因为它的病死率太高了,对人的威胁太大。疫苗在国外和国内都在加快研发,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绝不能靠自然的免疫力,人体感染超过60%以上就会产生群体免疫力,不能靠这种自然的方法,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全世界各地都非常积极的研发针对性的疫苗。目前看起来新冠肺炎的病毒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用疫苗是有效的。
对于新冠疫情,各国都有相应的防控措施。中国在防疫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是值得进行分享的?
钟南山:面对突发性的传染病一般都采用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抑制,就是用尽各种招式把疫区封闭起来,并且进行联防联控;还有一种办法是舒缓,哪里有人出现症状了,就去看,没症状的就不管了。
中国是非常坚决的采取了我说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抑制。其中有两条经验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就是积极封堵疫情最高的地方,不往外扩展;第二,在疫情爆发之外的地方,联防联控,从社区做起,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我们宣布封城以后,基本一个月病例数就回到原位了。而采取不同程度舒缓政策的国家,个别国家过了四、五个星期,病例还在往上走。所以我想,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推广的。
对于新冠肺炎的药物和疫苗研究,目前有何进展?
钟南山:从药物研究结果来看,目前已发表的比较有效的是瑞德西韦和氯喹。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针对53个重症病人的报告,瑞德西韦有效率能够达到68%,就是说重症的病人原来病死率差不多50%,用了药以后可以降到18%,是相当大的成绩了。
另外,根据我们做的一些研究,氯喹对新冠病毒肺炎是有效的。它平均能够使得病毒转移的时间是4天,对照组是8、9天,有明显的症状改善。
中国女排前任队长惠若琪现场提问:钟院士是首届全运会的冠军,经历了高强度的竞技体育训练以后,转换成平常生活您是如何坚持锻炼,把它变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
钟南山:女排的精神对我们鼓舞很大。我在年轻的时候是喜欢竞技体育,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400米栏确实打破了全国记录。在自己工作以后,年纪大了以后比较少参加竞技体育。但是我慢慢形成了这样一个理念,就是体育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里头必须的组成部分。因为机体除了水分以外,80%都是肌肉,通过肌肉的锻炼,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能使得机体健康。
现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喜欢在室内跑步,还有室内健身这些,都在坚持。我觉得坚持体育活动,你一般在三、四十岁,四、五十岁锻不锻炼感觉差别不会很大。但到了50岁以后,60岁就会感觉到区别。体育活动、锻炼,在我的一生里头,对我的健康以及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作为医务人员您觉得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公信力,让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保持住?
钟南山:公信力往往来自于你讲的是不是实话,来自于你讲的情况是不是跟实际情况符合,要是一次一次都符合,而且也是实话的话,自然大家相对比较相信你。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要更加注意讲话,也就是说你掌握了多少,你认识了多少,你就讲多少,不要做大胆的预测,或者没有根据的评估,这个我觉得是很重要的。无论是科普也好,各方面也好,应该有一个比较严谨、严肃的态度对待,而不是要信口开河,这样的话很容易误导,这个就是我最基本的出发点。
这次疫情中国先后发动了各地医护人员集中驰援湖北。您如何看待医务人员疫情中发挥的作用?
钟南山:中国的医生从来都是白衣天使,并不是说疫情来了,或者地震来了,才是白衣天使,他们的本性一直没有改变。很多医生,只要需要他们,二话没说就去。这个说明我们中国医生大多数都是非常负责任、尽责的。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这个事件里头,更鲜明的体现出来。在武汉,有将近四万、快五万的医护人员去支持,都是没有计较他们的家庭等各方面,积极的响应,而且后来也顺利完成任务。这个本身就说明中国医生是好样的。
在疫情过程中,像类似南山呼吸、腾讯医典这种医学科普平台,您认为它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钟南山:新冠肺炎本身就是新出现的疾病,随着我们慢慢的对它认识的增多,通过南山呼吸、腾讯传播给公众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前一段主要讨论做好自我防护,帮助公众正确地认识哪些药是可取、需要哪些方法治疗。现在是如何预防外来输入的传染相关知识。在媒体传播这么发达的时代,好的或者不好的消息,都会传播的非常快。我希望南山呼吸通过腾讯,传播正能量的东西,传播一些真实、客观的内容,像是研究的成果,或者是信息,都应该是这样。
正如钟南山所言,医学知识的传播和科普需要严守“真实”“客观”的底线,这与致力于向广大网友提供科学可信的医学知识,并提供易于理解的科普解读的腾讯医典不谋而合。面对新冠疫情,腾讯旗下权威医学科普平台——腾讯医典也第一时间就组建超过100位权威医学专家参与的编审团,以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科普新冠肺炎医学知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腾讯医典将联合国内外专家提供针对性实时动态解读,共同打好这场抗“疫”持久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